如果讀者留意這次美伊之戰的進展,必會記得在四月一日和二日間,美軍進入納賈夫(Al-Najaf)時,伊拉克人的反應和變化。起先,他們知道聯軍在納賈夫城取得重要勝利,完全控制了這城的時候,他們爭相出來迎接,夾道歡迎聯軍進城。但在第二天,聯軍接到教長的請求,要特別保護他們。聯軍向納賈夫清真寺前進時,卻換來大群手無寸鐵的男士,迎向軍隊的輕機槍,阻擋坦克的前進,拒絕聯軍接近清真寺,與前一天的反應完全不同。擾嚷了大半天,才知只是一?誤會。幸而當時聯軍的將領稍作退讓,沒有強行向清真寺前進,且放下了槍枝,讓坦克退後,而不致釀成嚴重的流血衝突。

到底納賈夫清真寺是什麼地方?這些群眾又是誰?為什麼他們不怕坦克和機槍的威力,而要阻止美軍接近這清真寺?

原來,這都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跟從者。除了納賈夫清真寺之外,還有在西北六十公里的一個城市,名為卡?巴拉(Karbla)的清真寺,也是什葉派的聖地。他們看這兩處地方比穆罕默德的出身地--麥加和麥地那還重要。

什葉派強調穆氏的後裔才有承繼權,在其教義中有十二伊瑪目(是精神領袖和教權代表,神聖和沒有罪性,並引導信眾走上正路)。伊斯蘭的第四代傳人(哈里法)阿里被尊為第一位伊瑪目,他的陵墓就在納賈夫清真寺的中央。 661年阿里遇剌身亡而葬在這裡,直到786年被巴格達的哈里法拉希德定為聖墓。伊斯蘭的社區以清真寺為中心,在旁邊設有學校、圖書館、醫院、診所、市集,而清真寺教長也在這社區內居住,而民居則把清真寺團團包圍。據聞自八世紀末,這裡被尊為聖地後,一直拒?非伊斯蘭教徒入內參觀(但有時仍會斟情通容)。

由於撒達姆.候賽因的政府以遜尼派為主,而九一年海灣戰事中,美國政府鼓勵什葉派起義推翻撒達姆,部份什葉派人響應,但聯軍勝利撤退時,卻沒有確保什葉派起義者的安全,結果撒達姆嚴厲對付造反的人。所以,這次戰事初期,什葉派對聯軍的反應都很冷淡,及致聯軍在納賈夫取得勝利後,什葉派的教長仍懼怕前政府軍的殘餘勢力,所以要求聯軍的保護。

聯軍接到教長的要求後,有意開進教長的住區,即清真寺聖地的社區,但群眾誤會以為聯軍要佔領聖寺,所以誓死要阻止聯軍的前進。幸而這部隊的指揮官能體會他們的宗教熱情和敏感,對他們表示尊重和友好,沒有強行開進而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流血事件。

從這小事件我們可以體會,伊斯蘭世界有很多敏感地帶,西方世界不易了解,如果處理不善,卻又可能引發另一次的血仇記錄,但願聯軍在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中,能有智慧的化解這戰事的仇怨,為這多事的地土帶來和平的希望。


羅惠強

heisn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年美國創造論學會的科學家,到伊斯坦堡大學來進行交流學術研討會,近十位美國的科學家輪流發言,從眾多不同的角度來見證世界是被創造而有,而不是進化而來的。每一位科學家在演講的結語句,都肯定的說世界是上帝所創造的。
其實,這話題在伊斯蘭世界中沒有太大的討論必要,因為大部份人頗為肯定世界是被創造而有的。所以,在發問和討論的時間,熱愛發問的中東學生仍安靜得好像沒有思想一般。

奇怪的是,每當科學家們說世界是上帝所創造時,全場鴉雀無聲。但科學家用亞拉伯語說世界是安拉所創造的時候,這時全場掌聲雷動,人人歡喜稱善。

為什麼他們有這樣不同的反應呢?到底是與會的學生知識份子不懂英文GOD的意思?還是覺得外國學者能學他們的語言而感高興,值得拍掌鼓勵?

其實在翻譯上,安拉與上帝或God只是在不同語言中的同義詞吧,等於男人在英文中稱為man一樣,但安拉這名稱在伊斯蘭世界卻有特別感情。

話說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興起時,在麥加的克爾白神殿中有三百多尊神像,其中一具神祇的名字為安拉。安拉在阿拉伯語是至高神的稱呼,穆氏就以這為獨一神的名字,宣布除了安拉再無別神,且下令搗毀其餘所有的偶像。而在可蘭經中更賦與深一層的意義,稱安拉為天地的創造者,日月星晨的支配者,人類生計的供給者,災難的解救者,無始無終,萬物皆可朽壞,唯安拉本體永不滅.........等等。

自此以後,安拉這名字在伊斯蘭世界就成了一特別神聖的稱號。有穆斯林學者把安拉的德性歸納出九十九個名字,如果信眾能順序背出這九十九個名字,保證可以上天堂云云。

也因這原故,安拉這名字在一些穆斯林心中,產生了特別的感情而成了伊斯蘭教獨一神的專稱,較保守的穆斯林更不容許在翻譯上動用這專有名詞來形容其他宗教獨一神的稱呼。例如,不少穆斯林說接納摩西五經,大衛的詩篇和福音書是上帝的話,但在很多伊斯蘭國家中的聖經翻譯,他們就不容許聖經用安拉這名字來稱這創天造地的上帝。

所以,在那次學術交流會上,有美國科學家說是安拉創造世界時,穆斯林聽眾們因這名詞而產生強烈的認同感,以為這美國的基督徒科學家快會成為穆斯林了,因為他也同意安拉是創天造地的偉大主宰。有這誤會的原因,是他們把安拉這名詞加上了主觀的感情,而忽略了在翻譯上的客觀意義吧?


羅惠強

heisn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土耳其曾讀過一則有關眼角膜移植手術的新聞,醫生成功地替一瞎眼少年接上眼角膜而重見光明,這算是這裡的一大醫術成就。記者訪問那少年,問及他對重見光明的感受,以及對那願捐贈眼角膜給他的人有何感想。他當然感到很快樂,也很感謝那捐贈者。可惜那人己去世,而未能回報。

記者再問,如果他要離開世界,他是否願意同樣把眼角膜捐贈給有需要的瞎眼人仕呢?這少年猶疑了很久而不願回答,最後在記者的追問下,只好勉強的回答。答案竟是說不願意捐贈眼角膜給別人!

這問題對別人來說很容易回答,既是受恩於別人,他日如有機會能同樣施恩與別人也是很應該的,所以多半會給正面的答案。但這少年為什麼只願接受而不肯施與呢?這是關乎他對伊斯蘭的永恆觀念的認識了。

伊斯蘭相信有永恆,或稱之復生。古蘭經形容那裡有水河,水質不腐;有乳河,乳味不變;有酒河,飲者稱快;有蜜河,蜜質純潔。他們在樂園有各種水果可以享受...(古蘭經47:15)

在珠寶鑲成的床塌上,彼此相對地靠在上面,長生不老的僮僕輪流服待他們,捧著盞和壼,與滿杯的醴泉,他們不因那醴泉而頭痛,也不酩酊. ...我使他們常為處女,依戀丈夫...(古蘭56:15-37)

他們靠在分列成行的床上,有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們的伴侶。 (古蘭52:20)

伊斯蘭相信兩世吉慶,即今世有福樂,來世也享永福。由於古蘭經談及來世的福樂,多屬於在世界的肉體享樂的延伸,顯然是中東沙漠地區居住者所響往的生活方式之一。聞說有幽默大師之稱的林語堂教授笑說,如果他有權選擇天堂的類別,他會選擇伊斯蘭的天堂。但可惜伊斯蘭沒有多談及這肉身到時有何種的改變,以適合住在永恆的天堂裡。

穆斯林也相信,死後不久會有黑面天使來審問他們的信德,所信的是誰,大先知的名字等等。他們要坐起身來回答問題,所以他們也不會用棺木下葬,因為棺木不夠空間坐起來。所以,有不少穆斯林誤以為這身體的狀況會延續到永恆去的。

因此火葬,幾乎是不可能接受的殯葬處理。因為失去了肉體,便失去了享受永恆的機會。而自願捐贈器官的觀念,也許需要多多教育才能被較開明的人所接受呢。


羅惠強

heisn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繼續追捕恐怖頭子賓.拉丹,阿富汗,甚至巴基斯坦都有人大嚷要向美國發動「聖戰」。喬治.布什總統宣布兩伊和北韓是恐怖份子活動的基地,只見伊拉克人又大談「聖戰」。中東的以色列和巴解的戰事繼續惡化,上街遊行示威的巴勒斯坦人又拿著伊斯蘭的旗幟,大叫「聖戰」的口號。在這個不安的年頭,伊斯蘭世界中,「聖戰」--Jihad這名詞常被談及。我們不禁要問,到底「聖戰」是什麼意思,誰才有權發動「聖戰」,又其運用的原則是怎樣的?

在伊斯蘭興起的初期,當時阿拉伯半島地區仍是敬拜多神和偶像的,穆罕默德強調敬奉獨一的神明,所以頗受當時區內的人反對。為鞏固他們的實力,為伊斯蘭而作的宗教義務之一的奮鬥便被強調起來。阿拉伯語「奮鬥」一詞,譯成外文時多意譯為「聖戰」。

「聖戰」在伊斯蘭來說,涵意廣泛,他可指為保衛伊斯蘭教,反對異教的逼害而發動的戰事。這是穆氏早期傳教的意義。後來,「聖戰」又變成了奪取政權和保衛疆土的軍事行動,這是伊斯蘭教史中哈里發時期「聖戰」的意義。及至後來,各派各政權為排斥異己而發動的武裝行動,仍稱為「聖戰」。顯然,「聖戰」一詞已被伊斯蘭的政客和極端宗教份子所濫用了。

其實,「聖戰」這詞在伊斯蘭教義中,仍有另一意義,就是禁慾主義的蘇非派所強調與內心的鬥爭,就是靈與欲之爭。他們稱外表的武裝戰事為「小聖戰」,而與內心的罪惡慾念之爭為「大聖戰」。只可惜,外表的武力事件常被強調,也越演越烈,因而給人暴戾的感覺。

到底誰才有資格向外宣告發動「聖戰」?又怎樣才能定性為「聖戰」呢?初期自然是他們的先知穆氏為最高權威了,但他死時沒有宣告承繼人,所以與政權傳遞一樣,四大哈里發為其繼承人。但後來隨著不同的政變、內爭,伊斯蘭教內已經沒有主流的承繼人了。四大哈里發之後,伊斯蘭的中心也隨強勢政權而北移到巴格達,後又隨鄂圖曼帝國而移到了土耳其。上世紀八十年代,哥美尼在伊朗興起,又強調以教法學家為解釋伊斯蘭的權威。但各支各派,人言人殊,其實他們也沒有可向外發動「聖戰」的權威代表人物。同樣地,「聖戰」除了以上所提的籠統含意外,也沒有明確的原則去實行。  

但是,到底為什麼伊斯蘭教仍有這麼多人甘願為信仰付上生命的代價去參與「聖戰」呢?原來穆氏所傳達的天啟--可蘭經,只有談及天堂的美好,但沒有指明進天堂的門路。及至他死時,他只表示行遠路需要路費,而善行就是後世的路費。這點可見伊斯蘭教是沒有得到永生把握的,而要靠在生時的好行為和安拉的特別恩寵才行。但在古蘭經中,穆氏卻強調信仰真主和使者,以自己的生命和財物為真主而奮鬥,那是好的.......他將赦宥你們的罪過,使你們進入樂園... ....

很多穆斯林就以這點,相信參與「聖戰」而死,就是進入天堂的捷徑和保證了。也因這原故,一些善於詞令的政客或宗教精神領袖,很容易利用這些青少年的心理去達成他們的目的。這就難怪有不少在中東或巴基斯坦地區作母親的,不單沒有阻止,反而鼓勵兒子去參加這類的「聖戰」或遊行活動了。



羅惠強

heisn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耳其協助美國出兵阿富汗不久,在阿拉伯半島上又有爭執。鄂圖曼帝國強盛時,在沙特阿拉伯興建了一座城堡,前兩天沙特政府表示城堡地區屬富商賓.拉登家族所有,現該家族要在城堡的地皮上面改建其他物業,所以要把城堡拆毀。土耳其政府向沙特發出強硬抗議,指行動是破壞人類文化遺產,與塔里班炸毀絲路上佛像的行為相同。但在抗議聲中,有五百年曆史的城堡被夷為平地了。沙特政府表示,這是私人物業的處理,而土耳其只不過是因政治不穩定而小題大作而已。

九一一事件後,雖然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先生在多次的演講中,肯定伊斯蘭的教義不是邪惡的,但談到伊斯蘭教徒時,在很多人心中仍留有強烈的恐懼陰影,好像他們總與爭執和戰事有關。

很多好友問筆者,為什麼他們給人有這樣暴戾的印象?

伊斯蘭的創教者穆罕默德於公元571年在阿拉伯半島出生,當時半島內的部族流行著互相掠奪財物和報血仇的社會規矩。穆氏於610年開始表示得天啟,宣揚獨一神的思想(據說這思想是來自當時的猶大教和基督教教義)。穆氏在麥加傳教之初,受到當時的阿拉伯貴族的激烈反對,甚至對其信眾的生命構成威脅。到620年,自麥地那(離麥加城二百公里遠)而來的人聞得穆氏的教義,而當時半島上的血仇和戰事頻仍,他們需要一個超越血親的仲裁者,以減少報血仇的戰事。結果,穆氏的宗教思想與麥地那貴冑們在地區內實現和平的祈望,有若魚兒得水。 622年,穆氐遷往麥地那,伊斯蘭歷史稱之為聖遷。

穆氏以神權領袖身份到麥地那作仲裁者,集宗教和政治大權於手上,隨著他在半島上所見報血仇的經驗和軍事智慧,不多久他所建立的公社也成了阿拉伯半島上軍事最為強大的部族。

由於他集軍政教三大權於一身,他所號召發動的戰事,常得支持者的拚死相從,因此常常取得勝利。到630年,穆氏向其老家麥加城發動攻擊,順利取得麥加城,而其神權地位更加穩固。

伊斯蘭自其創立興起至發展,都與戰事有直接的關係。據統計,穆氏到麥地那後,直到取得麥加城的七年中,他先後發動的戰事就有七十多次。而穆氏身故之後,他的承繼者也以武力不斷地擴展其版圖。

伊斯蘭雖說以麥加為其敬拜的中心,但在歷史上不難看見其宗教領導地位是與強大的軍事地位相連的,和蒙古的莫臥兒帝國和鄂圖曼帝國等極為相似。所以有人說,基督教的十字架,是弱者和羞辱的記號,而伊斯蘭教的記號,則是古蘭經與劍,強者勝利的形象。

由於伊斯蘭自創教之初至今,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宗教,所以很多穆斯林心中,仍憧景當年穆氏的神權統治時代,或鄂圖曼帝國時代的強盛。也由於政治與宗教劃不清界線,很多穆斯林又在聖戰的烏托邦中迷失了真理和正義的方向,以致給人有不夠理性和暴戾的感覺。


羅惠強

heisn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