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巴瑞特(David B. Barrett)把近代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分作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指源自1741年的五旬節運動;
  第二階段是指1907年的靈恩運動;
  第三階段是指1970年的,主要由溫約翰(Wimber)引發的葡萄園運動。

John Wimber

但他承認這分法並不是最流行的;事實上,1970年溫約翰在他住的約柏連達教會的牧職,「經驗叫人沮喪」;被認為葡萄園運動的發源地,「加略山小教堂」還未成立。由加略山小教堂改名為「葡萄園基督徒團契」的,是82年五月;83年遷到阿納海姆(Anaheim)。

稱葡萄園運動為「第三波」(the Third Wave)的,是此運動另一領導人魏格納(C. Peter Wagner, 'A Third Wave ?' in Pastoral Renewal 8,

C. Peter Wagner

1, July~Aug. 1983, pp. 1~5)。按此運動的領袖解釋,為什麼他們不欲被稱為靈恩派,韋約翰(John White)認為靈恩派常給人的是「缺乏智慧及未有深入神學反省者的印象」(「專訪韋約翰醫生──第三波靈恩運動探究之一」,《時代論壇》,141期,1990年五月十三日,1頁);魏格納的解釋是,「他們要經歷聖靈的能力,在醫治病人、趕鬼、接受預言,和在不影響現有之事奉哲學下,參與其他聖靈恩賜的彰顯」(C. Peter Wagner, 'Third Wave', in Dictionary of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Movements, pp. 843~4)。韋約翰的解釋是昧於第二波(指二十世紀中葉的靈恩運動)的神學作品,他的解釋與第一、二波的特徵不能分開來。故第三波是只有時間上的不同,沒有內容上的分別。(參楊牧谷著,《狂飆後的微聲──靈恩與事奉》,卓越,1991,一~三章);即使魏格納在上述文章列出五點被視為第三波的特徵,在第二波不屬極端的作品仍然可以找得出來。

第三波之葡萄園運動,基本上是由溫約翰在加州阿納海姆帶領的基督徒葡萄園團契發展出來的。開始的時候只是貴格會(Quaker)幾個領導人物自組家庭查經聚會,時為1976年十月。77年一月溫約翰才加入。在短短三個月時間,人數已由原本的十二人增到一百二十五人,不容於原來的教會,遂自立為教會,改名為加略山小教堂。

到77年四月初,會友開始經歷聖靈充滿、說方言、行神醫等事,立刻吸引大量年輕人參加聚會;人數由立會時的一百二十五人增加到七百人;會友平均年齡是十九歲,到83年增至二十一歲。

82年五月,加略山小教堂改名為葡萄園基督徒團契;83年遷到阿納海姆;到85年,人數增到五千人,另有一百二十個分會;按巴勒在88年的估計,約有二千萬基督徒可算是屬於第三波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n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