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七教會的書信在教會歷史上所包括的時期是從基督第一次降世到他第二次來臨;約翰看見基督行走在教會──燈檯中間,上帝永不離開人間,這一事實何等佳美!基督向他的門徒所發最後的一個應許,就是“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他的子民不論相隔多久,分散多廣,這個應許仍然世代相傳。一直作為教會和每一個基督徒的喜樂和安慰。上天把地球看作是一片廣大的福音田地,教會是黑暗中的燈塔;基督道成肉身,使人類得到了全宇宙的同情。 “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羅8:22)等候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這位天軍服役之靈所伺候的基督,一直在教會中顯現;凡觸犯教會的,就是摸他眼中的瞳人。

約翰奉命傳達的第一封書信是寫給以弗所教會的。當時在小亞西亞還有其他教會,以弗所之所以首先得到這封書信,並代表一般初期的教會,是有其原因的。 “以弗所”一詞意即“首先”或“值得羨慕的”。在第一世紀,以弗所是小亞西亞的首府,是東方與西方貿易的中心,它深受希臘的影響。它的地位相當於希臘的哥林多,埃及的亞歷山大;它一向被稱為“異教的中心”。是當時所流行的宗教和世俗教育的一個堡壘。當救主捨命不久,使徒們首先訪問這裡,在教會史上它正可以代表純正的福音,同異教最黑暗的崇拜形成針鋒相對公開鬥爭的時代。猶太人和希臘人混雜居住,他們本來應當高舉耶和華的宗教,但他們卻因與拜偶像的人同流合污,而失去了聖靈的同在。當福音使者保羅進入這座動盪不安,人心騷動的城市傳揚復活的救主時,遇到了種種困難,他一方面受到偽科學的反對,另一方面又受到徒有其表而失去實際能力之猶太教的反對。但他仍勇敢地宣講被釘十字架的上帝兒子。有神蹟奇事隨著他的講道。他在猶太人的會堂裡,一連三個月辯論“上帝國的事”。 (徒19:8)但因他們心裡剛硬反對這道,保羅就到推喇奴的學房裡,以這樣的能力講了兩年之久,使一切住在亞細亞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都聽見主耶穌的道。希臘人學問淵博,推崇知識的力量。基督教的福音使者保羅先在會堂裡,後在學房中教訓人,使耶穌基督的福音在那裡代替了希臘人奉若神明的柏拉圖哲學,他說:“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上帝的大能,上帝的智慧。”(林前1:22-24)使徒的講論大有能力,致使許多人把那被世人看為有智慧的邪術和法術書拿來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那些從推喇奴學房裡出來的學生成了小亞細亞最熱心的工人,福音藉著他們傳開了。這不僅使世俗知識之光,就是保羅和他的門徒所反對的希臘學術受到影響,也使造神像的生意受到影響,因此全城轟動起來,眾異教徒同聲喊叫:“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徒19:20)

以弗所的守護女神亞底米是多產的化身,在這座城市里基督教──上帝救恩的能力與世俗虛假的宗教和教育展開了公開而激烈的鬥爭。

基督在七教會中間行走,他注視著以弗所真理火炬的光輝,所以對這個教會說的頭一句話是“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那些在五旬節受聖靈之洗的人和那些聽到他們口中所傳揚福音的人都心中火熱,切望傳揚救主的喜訊,他們是嫁給基督的“新婦”。這些信徒在“起初的愛心”的激動下,去尋找他們的朋友和親人,勸他們離開惡行接受救恩。為了他們離開惡行接受救恩。為了他們所愛的救主,他們覺得沒有什麼工作太勞苦,也沒有什麼路程太艱難。

我們還可以看到上帝的大能和邪惡的權勢在互相較力,在異教的神廟旁邊建造起基督教堂,在希臘的學府中間興辦起基督教會的學校。儘管仇敵的勢力強大,真理卻迅速地傳播開來,致使異教為自己的生存惶恐不安。在接受這新信仰的人中,有些人雖然信服了真理,卻缺乏那因重生而來的內心改變,還有一些人與基督友好,是為了投機取巧。但只要教會與上帝保持密切的聯絡,信徒和騙子就可以分得一清二楚。 “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

我們從百基拉和亞居拉的事例中可以看到那伴隨著一般信徒的能力和他們敏銳的判斷力,當時亞波羅在亞歷山大接受了福音,或至少是部分福音,來到以弗所,他心中火熱,教訓人帶著能力,因為他是有學問的人,最能講解聖經,只是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當他聽到那些曾與保羅同在哥林多並與那大使徒一同學習主道的人中間傳道時,亞居拉和百基拉,就發覺他對於聖靈的沛降缺乏認識。於是這個有學問的亞波羅人接受了那些新近認識真理之人的教訓。人們可以想像到這個異教中心堡壘接受基督的人所必須付出的犧牲。光明和黑暗針鋒相對,異教要作垂死的掙扎。所以這寫給以弗所教會的第一封書信,適用於第一世紀的教會。當時希臘的宗教和文化在羅馬政府的支持之下,正滲入異教的黑暗,而基督教卻像穿著白衣的貞潔童女在行走著。保羅和他的同工藉著傳道和教導,就是上帝所指定傳播真理的兩種方法在以弗所建立了教會。

約翰了解以弗所教會的工作情況,因為他作為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之一,熟悉從以弗所傳來的真光的進展。他的信從拔摩島傳給大陸上的信徒。天使說:“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這封信是那“右手拿著七星,在七個金燈檯中間行走的”主所賜屬原稿19頁哥拉一黨人的存在,不能容忍他們、而是說恨惡他們的行為。 “這也是我所恨惡的。”這個教會恨惡罪惡卻不恨惡罪人,他們為犯錯誤的人長期耐心的工作,並愛他們,同時他們卻恨惡那使他們與主隔絕的行為。主在書信的結尾對每一個人說:“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這個信息是傳給各世代每一個有耳可聽的人。這是聖靈向教會所說的話。 “得勝的我必將上帝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亞當被撒但所勝,因此失去了吃生命樹果子的權利。但傳給每一個亞當子孫的信息是“我必將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上帝的兒女都有權利靠著基督所賜的能力,戰勝仇敵的每一次攻擊。上帝應許忠心的人可以享受生命樹的果子。這與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是多麼的不相同啊!生命樹雖然從伊甸園移植到天上去了,但它的枝條仍掛到牆外,使每一個願意的人都可以摘到樹上的果子。以弗所教會的經驗是適用於每一個教派,每一個組織和每一個人,同樣也適用於末期。所以基督徒必須在上帝的智慧和世界的哲學之間進行選擇─—上帝的智慧是聖潔、和平,且滿有憐憫和多結善果的。但隨從世界的哲學必失去光明,最終乃至於死亡。 

士每拿

第二封信寫給士每拿教會,士每拿離以弗所只有五十里左右。所以它肯定了解以弗所的情況。它不是一個貿易的大中心,無須應付像以弗所那樣複雜的環境。這裡的信徒雖然貧窮,但仍熱心為別人工作。以弗所的富足是教會屬靈上最大的障礙之一。士每拿雖然在屬世的財物上貧窮,在主看來卻是富足的。藉著自稱為上帝兒女的假師傅,逼迫臨到了那些立志遵從基督教訓的人,真正的猶太人乃是那些因著信,承受那賜於亞伯拉罕之應許的人。以色列人因自己肉身上與亞伯拉罕的關係而驕傲,其實他們是撒但一會的人,因為靠行為稱義是魔鬼的膺品,用來冒充那唯有因信上帝兒子的功勞而來的上帝救恩的計劃。加拉太教會也曾遇見這種虛偽的教訓,保羅在寫給加拉太的書信中對按應允所生的兒女和掛名的猶太人作了清楚的區別,保羅以亞伯拉罕的生活經驗來闡明真理。及使女夏甲的兒子以實瑪利在寓意中代表那些希望靠自己的行為稱義的人,這些人就是士每拿教會所要提防的猶太人。撒拉和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是按著應許生的,他代表那些因信接受基督的人。當時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 (加4:29)所以上帝對士每拿教會說:“你將要受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寫這封信的是那“死過又活的主”。加百列指出基督的捨命和戰勝死亡對於那些蒙召經受逼迫火焰的門徒,乃是特別的教訓和鼓午的泉源。殉道者可以因著信得見上帝的兒子為他們所存留的永生冠冕。

給士每拿教會的信,從整體上說是寫給第二第三世紀教會的,那時異教正在為它在世上的主權進行最後的掙扎,基督教的傳播極其神速為舉世皆知。有些人接受基督是由於內心的改變,有些人是被雄辯的論證所折服,還有一些人則由於他們看見異教事業日益衰落而投機取巧地站到有勝利希望的一方。這些情況削弱了教會的靈性。作為信徒教會之特徵的預言之靈逐漸消失。這個恩賜曾使教會在信仰上同歸於一。真先知既不再有,假教訓就迅速流行了,希臘的哲學導致了對於聖經的謬解。基督所經常斥責的古法利賽人自以為義的精神又重新出現在教會之中。這些弊端在君士坦丁統治以前的兩個世紀中已經奠定了基礎,在以後的兩個世紀中,又得到充分的發展。在這段時期中,羅馬帝國的許多地方殉道的事常有發生。這似乎令人希奇,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是存在於基督徒和異教徒之間的關係所必有的結果。

在羅馬帝國,所有民族的宗教都受到尊重,只有基督徒不成其國,他們不過是一個被藐視之民族中的一個宗派。因此當他們堅持公開指責一切人的宗教時,當他們舉行了秘密的聚會,致使他們完全地離棄他們至親密友的風俗時,他們就成了猜疑的目標,常常受到異教當局的迫害。當統治者心中沒有逼迫的意思時,他們也往往自招逼迫,歷史上提到迦太基主教塞魯琳被判死刑的情況,就是這種精神的具體表?當他的判決書宣讀以後,聽眾中的基督徒就一齊喊叫起來:“我們要與他同死。”

這種情況招致許多基督徒的犧牲,甚至不必要的引起了政府的仇恨。公元303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和他的助手加萊里烏斯迫害法令的頒布,也許與這種精神大有關係。這個法令的範圍較大,時緊時鬆地實施了十年。

許多基督徒犧牲了生命,每一個上帝兒女的犧牲都使天父因基督的被殺而使心靈重新受傷,對於被殺害的人,基督的死,乃是脫離罪惡的標誌。為救主捨命就像聖所崇祀中香壇上的煙一樣成為耶和華眼中的馨看之氣。 “士每拿”就是“沒藥”或“馨香之氣”的意思,這個名字適用於那些甘心為他們的信抑獻上性命的人,上帝的慈愛在這封信中以極奇妙的方式表現出來,因為雖有一些無所疑懼的人遭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逼迫,但上帝沒有因他那誤會了熱心而責備他們。這封信中沒有責備,似乎我們天父的慈悲使他看不到他們所自尋死亡的實況,因他了解那些捨命的人內心的真誠。我們個人的經驗也是如此,過分的熱心往往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但上帝洞察人內心的動機,並要按著他所觀察的予以報賞。世人或許會加以批評和指責,但上帝卻悅納因他的名所作的一切犧牲。他像對大衛王那樣,對這些人說:“這意思甚好。”(代下6:8)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唯有第二次的死才是上帝的子民所應當懼怕的,撒但可以使基督忠心的門徒遭受肉身的死亡,但他們卻能避免第二次的死。上帝的子民必要享受永生的喜樂,而第二次的死卻要臨到撒但及其惡使者身上。士每拿教會緊接著基督及其門徒的時代,因此在他們的教訓中經常預言到它。 

別加摩

在君士坦丁大帝登上羅馬寶座以後兩個多世紀中,基督教的狀況可以從給別加摩教會的信中得悉。戴克里先統治時期的十年中,逼迫並未使煽動者的陰謀得逞,卻引起了奇異的反應。君士坦丁為了比先前激烈逼迫基督教的人更得人心,就袒護那被藐視之教派的事業;基督教因而升上了羅馬的寶座。 “別加摩”就是“上升”或“高舉”的意思,當有名無實的基督教流行開來,以致控制了世上的政府時,那“道”的兩刃利劍就有必要分辯真偽。信主的人數很自然地迅速增加,教堂也成倍地興建起來,教會的職員在政府的恩寵之下象顆嫩綠的月桂樹,擴展了自己的權利。主的教訓:“你們中間谁愿為大,就必須作你們的用人。”已經被顛倒了,教階制度發展迅速,羅馬教區尤其是這樣。其他教會也企望得到同等的高升。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以弗所和亞力山大里亞─—都在爭奪霸權。但龍的座位羅馬,終於被承認為基督教會的元首。上帝觀察著教會走上這條通向世俗高升的危險道路,就給了別加摩教會以下的信息“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因為在你那裡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

在給別加摩的信息所代表的時期中,教會犯了拜偶像和行姦淫的罪。上帝的靈唯恐基督徒誤解這段聖經,以致否認上述指控,就引述了以色列人將進入應許之地時,巴蘭和摩押王巴勒的經歷。下面的引文說明了巴蘭如何指點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

“巴蘭一度是正真的人,並作過上帝的先知;但他後來竟離道反教沉溺於貪欲之中;可是他還是自稱為至高上帝的僕人,他並不是不知道上帝為以色列人所施的大事,而且當這些巴勒的使者說明他們的來意時,他也明白自己的本分是應當拒絕巴勒的賞賜,並譴回他的使者、然而他竟敢與試探周旋、懇請使者當夜在他那裡住宿,聲稱他必須求問耶和華,然後才能作肯定的回覆,巴蘭明知自己的咒詛不能加害於以色列……那貴重的賄賂和所能希冀的尊榮引起了他的貪戀之心,他很得意地接受了所送來的財物。當他的路被天使擋住時,他仍不迴轉,他一面聲稱要嚴格順從上帝的旨意,一面卻設法滿足巴勒的慾望。(《先祖與先知》40章)

如果在讀這段引文時,把“巴蘭”讀作第四、第五世紀的“教會”,把“巴勒”讀作“君士坦丁”或“羅馬皇帝”。那末,教會的真實歷史就顯露了出來,教會雖然認識上帝,他卻沉溺於貪欲之中,可是她仍自稱是忠於至高上帝的教會。既受到政府厚禮的引誘,就與他的使者談判,他不肯公佈耶和華的命令,而不肯繼續做分別為聖的選民。教會和政府聯合乃是為了獲得政府的保護和特權。

以同樣的方法讀下面一段就可以知道教會和政府攜手交易的第二個步驟:──

“巴蘭從他自願擔任的使命回來了,他對得財寶和尊榮的希望既已落空,又失去了王的恩寵,而且良心上深覺招惹了上帝的不悅,在他到家之後,上帝聖靈的控制之力離開了他,一時遏住了的貪欲,又死灰復燃,他立即又回到摩押,將自己的計策獻在王前,這時他準備不惜任何手段去得到巴勒所應許的賞賜……巴蘭所獻的計策是要引誘以色列人拜偶像,使他們與上帝隔絕……王欣然採納了巴蘭的計劃,巴蘭自己留在那裡實施的計謀,巴蘭眼見自己惡毒的計劃得到成功。( 《先祖與先知》40章)

這個惡毒的計劃就是邀請以色列參赴摩押人的宴席,並在席上吃祭偶像之物,以色列人吃了以後,就受誘與摩押人行姦淫的事。

在公元312至538年之間教會與政府攜手聯合,他接受了國家的財富並要求政府的保護。於是就犯屬靈的拜偶像和姦淫的罪。拜偶像就是愛金錢,愛世界和一切虛假的崇拜,而不崇拜耶和華。上帝的子民不依靠全能者的膀臂而與任何權勢勾結,這在上帝看來就是行姦淫。

如果古時以色列人一直忠於他們領袖的教導,他們就不會上摩押人的當。教會也是這樣。在給以弗所的信息中所描述的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就是基督純正的真理與希臘哲學攙雜起來了。如果那自稱跟從救主的教會不接受這種教訓,如果青少年們被真理所哺養而不是被以尼哥拉一黨的教訓為代表的善惡混合物所哺養,教會就決不會墮落,給別迦摩的信息適用於第四、第五世紀,它也適用於每一個基督教教派,它是對一切教會的警告,直到末時。論到這一個時期的任何解釋若與巴蘭的歷史不符,就不是主的意思,因為上帝用巴蘭的經歷作為一塊試石,使我們可以知道正確的解釋。

“所以你要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臨到你那裡,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這劍是兩刃的利劍,上帝藉著聖靈從那由於與政府聯合而墮落的教會,分別出一小群人來。他們的歷史記載在給推雅推拉教會的書信中。

上帝喚召每一個在靈性上不論是何等低落的教會,以及那些轉耳向天傾聽的人。 “得勝的,我必將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給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別迦摩教會的罪怎樣用比喻的形式說明,照樣,這個時期悔改之人的福氣也用表號的方式說明,那些犯吃祭偶像之物之罪的人要改吃“隱藏的嗎哪”。嗎哪是天上的糧,由於這是以色列人在四十年長途跋涉中必需供養的唯一食物,因此它就成了基督合適的預表──降給世界的糧。吃祭偶像之食物會導致死亡,吃隱藏的嗎哪卻引向永生。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因為上帝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約6:32-33)政教的聯合摧殘了教會的屬靈生命,為什麼不吃人人都可以白白享用的天上降下來的糧,而偏偏要吃“祭偶像之物”呢?基徒為什麼要教導兒女貪食“祭偶像之物”而不領受那賜人生命的嗎哪呢?

給予整個教會的教訓乃是完全地政教分離,給予家庭和個人的教訓是要他們完全的脫離世俗而依靠上帝,因為他有隱藏的嗎哪。要用它餵養孩子,因為它足以應付每一個人的需要。上帝用這些話闡明一個奇妙的教訓,就是肉身的生長有賴於食物的簡潔,靈性的生長依靠食物的純潔──沒有攙雜異邦的教訓,並以這些話闡明應與羔羊婚娶而不與龍婚娶的屬靈教訓。

兩刃的利劍所象徵的聖靈監察人心的能力,在給予悔改之人的第二種賞賜中表現出來了。賜給他的是一塊白石,石上的新名只有領受的人才認識。所羅巴伯怎樣被稱為“印”或被稱為帶在耶和華手上的“石印”,那選擇跟從基督而不隨從世俗的人也必如此。這塊石晶瑩潔白,沒有絲毫炫人眼目的光彩,只不過是沒有一點污斑罷了。在這塊白石上,上帝用大能刻上了只有領受的人和他的救贖主才認識的名字。也許地別人能讀出那個名字,但其意義卻保守在基督和領受的人之間。領受的人曾犯過拜偶像和行姦淫的罪,除了主,沒有人能知道這個帶來新名的心靈經驗。雅各一名原來的意思是“欺騙者”的意思,除了他本人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名字用在他身上是多麼合適。每當這個名字被朋友或仇敵地,就好像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公開責備。但在角力之夜快要過去時,天使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創32:28)一個上帝的兒子──除了以色列以外,沒有人能知道這個新名的意義深奧。

當日猶太人親近上帝並能聽見耶和華的聲音時,每一個孩子都曾在聖靈的指引下命名。今日上天正為每一個悔改的罪人的潔白無疵的石上刻上姓名。罪孽越深紅如丹顏,這塊白石就越顯得純潔,“得赦免其過,遮掩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羅4 :7,8) 

推雅推拉

給別迦摩的信息所包括的教會歷史,一直延續到公元538年,從君士坦丁時代所開始的政教聯合到那個時期已經完成。在別迦摩教會所包括的時期中,上帝的靈仍與教會同在,但到了那個時期的末葉,聖靈就開始離開了教會。在以後的年代中,教會的機構仍以基督的名義存在;而另一群人則脫離了原來的教會組織,因為原先的基督徒效法了巴蘭的行為─—拜偶像和行姦淫的事。這種不正當的行為造成了教會的背道,教會墮落具體表現乃是靈性的低落和追求世俗政權的支持。

給推雅推拉教會的書信,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出的。這個信息是“那眼目如火焰,腳象光明銅的上帝之子”所賜的。基督仍行走在七燈檯中間,但他卻“眼目如火焰”臨到推雅推拉,為要察看那些自命為他門徒者的內心,他對他們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這不是一個空閒的時期,他們的行為在同一節中,就提到三次。那些建立國教,以羅馬教代替異教的人,是很勤勞的工人。教會併吞了每一個政權,每一個待業和所有的教育機構。歐洲沒有一個角落不是處在那稱為羅馬教的龐大組織的監察之下。不僅坐寶座的君王,而且連家中的每一個平民都屈從於羅馬的權力。教會插手於君王和臣宰之間,父母和兒女之間,甚至插手於丈夫和妻子之間。

人心中的秘密都要向神甫懺悔傾訴,教會鼓吹形形色色的行為,教訓人靠行為得救。長途跋涉可以抵償累累罪債,苦修和贖罪券從許多飢餓的人口中奪去了糧食。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政權登上了寶座。信徒們還以為他們事奉基督是依靠他們對教會的行為,愛心和信心。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別迦摩教會的罪在給推雅推拉的書信中再一次提到,不過這次是用婦人耶洗別作為比喻。

耶洗別是西頓國的公主,巴力的先知。她不像巴蘭一樣在墮落前曾事奉過真神。她從來沒有以敬拜上帝自居。以色列王亞哈羨慕她的權勢娶她為妻,結果卻完全被這個放蕩的壞女人所控制。在以色列國,這婦人的筵席上坐著巴力的先知。她在都城為外邦的神建造了廟宇,偶像和祭壇,敬拜太陽代替了敬拜耶和華。上帝的眾先知因著王后的命令被處死,甚至以利亞也曾從她面前逃跑。耶洗別是一個倡導拜偶像和邪術的人,她工王的名寫了一封信害死一個無辜的人。由於這個婦人的罪惡,以色列人遭遇了戰爭流血,直到被擄,她在世時,天曾三年零六個月不下雨,耶洗別的歷史是解釋有關中世紀教會史之預言的準確無誤的指南。

耶洗別一生的每一細節一直到她最後年日可以用來比喻教皇掌權的“三年半”時間,就是“一載、二載、三載”時間裡教會的歷史。這段歷史包括在給推雅推拉的信中。由於靠行為稱義的道理成了當時教會的支柱,致使歐洲經歷了一千多年黑暗時代。這是一種最暴虐專制──以宗教干涉思想的暴政。誰反對教會,就會被殺死,就像拿伯被耶洗別殺害一樣。魔法、邪術、拜偶像、行姦淫代替耶穌基督的信仰,敵基督者就是那“不法的隱意”完全控制了世界,耶洗別怎樣托王的名寫信迫害無辜的人,背道的教會也這樣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天上的君王。同時以基督的名義說話,改變耶和華的律法,使千萬的基督徒慘遭殺害。

耶洗別原有悔改的機會,她的丈夫亞哈也是如此,因為在以色列有許多先知,他們傳授上帝的真理。但亞哈王一家完全被這個婦人所控制,以至無可救藥,所以上帝論到推雅推拉也就是黑暗時代的教會說:“我曾給他悔改的機會,他卻不悔改他的淫行。”耶洗別既有遭報之日,羅馬教的逼迫勢力也必有遭報之時,耶洗別從窗上被扔下來摔碎,狗來吃她的肉,亞哈被殺,狗來舔盡他的血,他的眾子也都被殺。論到“不法的隱意”經上說,“看那,我要叫他病臥在床,那些與他行姦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我又要殺死他的黨類,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這裡指出了背道教會的最後毀滅。教皇的統治權於1798年告終,那時教皇庇護六世被法國監禁。然而羅馬教的影響依然存在,推雅推拉就是巴比倫,而在別處被稱為“巴比倫的女兒”的眾教會也必遭遇她母親推雅推拉的命運,因為眾教會歷史結束的時候,巴比倫及其女兒在火湖中焚燒,先知但以理所說的大艱難時期就是推雅推拉遭報的日子,耶洗別的可怕之死就是這個報應的象徵,因為她的生活和行動都是預表羅馬的教會。

這個信息中已提到別迦摩時代和推雅推拉的早期有人脫離原來教會的事。那些受聖靈引導的人,三五成群地隱藏在山洞地穴之中,象耶洗別的時代上帝的先知那樣,在這些窮鄉僻壤中有著數以千計未曾向巴力屈膝的人,在這些人中有意大利的瓦典西人和其他漂流在整個歐洲堅持忠心的流亡者。這封信接著說:“至於你們推雅推拉其餘的人就是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我告訴你們,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

“推雅推拉”一名意為“悔改的犧牲”這個名字顯然直接應用於那些在逼迫者和世人眼中所視為:“信異端”和“犯法”的人──該受火刑的人。他們的犧牲實是“悔改的犧牲”。悔改的心是上帝所珍視的,一世代,一世代的走過去了。那照耀使徒教會的許多亮光已經喪失,但救主並不責備那些為了他們所知道所實行的真理而犧牲的人,因為他們並沒有初世紀的亮光。

因信稱義的道理是打破了教皇權勢的真理,基督與他被釘的真理雖然長久以來被人遺忘,並被對教會領袖的信仰所代替,但這個真理在十六世紀又傳給了世界人民。還有許多久為黑暗所遮蓋,為教會的遺傳所埋沒的真理,在宗教改革的初期又出現了。十誡中的安息日被人承認了,有一些人在宣講洗禮的真實意義。也有一些人在闡述教會與國家的關係,但這些真理對那些中毒很深的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這個時期在真理上還沒有十分成熟,然而像夜間的守望者,在晨星出現的時候歡呼黎明的到來一樣,早期的宗教改革家從威克里夫到馬丁路德及同時代的人,打開了聖經,使真光的光輝給那些坐在黑暗中的人帶來了喜悅和快樂。那些從黑暗中被聖經真光所驅散的人也看見了人子降臨前顯在天上的預兆,1780年日頭變黑,這是一系列天體預兆中的第一兆頭(見第七章第六印)它給那些遭受逼迫的人帶來了鼓舞。

基督說:“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我們的上帝是何等地慈悲啊!人生的一切擔子都經過他的權衡,一切擔子都不會過於我們所能擔當的,他勉勵信徒說:“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對於另一些更適應於真光的人,必有更多的真理向他們顯示。

主向這一小群人說了這些話,就是賜給他們高舉的真理火炬的特權。這亮光從皮德蒙特的山谷中放射出來,從遠處看好像山上的燈塔。許多人接受了這亮光,不久真光的火焰燃遍了整個歐洲。 “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服列國。”真理雖然被踐踏在地一千多年,但終於取得了勝利,忠心的人終必掌權做王,逼迫者的手必如窖戶的瓦器被打得粉碎。泥土在柔軟的時候是可以揉捏塑造的,但當逼迫的火點燃時,那些繼續在罪中頑梗不化的人就變得非常剛硬,以至任何想改變他們的嘗試都會把他們打碎。 “我要把晨星賜給他”基督就是光,在逼迫的日子結束之時,忠心的人必要挺身昂首,因為他們“得贖的日子近了。”(路21:28)在給七教會的信中,這裡第一次提到基督复臨。給推雅推拉的信息和詩人的話是一致的,“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詩130:6)

必须记住,以弗所,士每拿和别迦摩的经验怎样会在基督再来前的末世代教会中重演,推雅推拉的历史也必在最后的世代中再现,耶洗别的权势必东山再起,在灵性黑暗的世代中,借着一个教会所行的事必要重新出现大光照耀的日子,政教的联合必要导致强迫人顺从人的律法,上帝的律法将被践踏,因为操有政权的教会一定效法耶洗别的行为。古时,以利亚从耶洗别面前逃跑,照样,那些宣扬末世警告之信息的人也遭这个权势的逼迫,这个信息必要借着不断重复的话铭刻在末世代的人心中。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作者:赫斯格 著  吳滌申 譯  林大衛 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sn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